43. 第四十三章 去北地历练

第43章




南巡的船只到达松修府,除了祭河以外,几乎什么事都没来得及做,便转头回往雍都。




殷川大运河自北而南流,回程是逆流,船行的速度,也比来的时候慢了许多。




走了两天,才刚过登诚府。




边关上的军报一条条传来,皇帝也随之着急了起来。




他不但头疼的频率高于往常,甚至晚上还失眠、多梦,肌肉更是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。




单单是这几晚,文清辞便被临时唤过去好几次。




看着皇帝一天天的变化,贤公公的脸色,也逐渐变得难看。




这位很会审时度势的老太监,已经暗地里谋划起了自己的未来……




卯时初刻,又有军报自雍都送了过来。




听到船舱外的声响,刚刚睡下的皇帝,再次按着眉心睁开了眼。




看到他眼底的乌青,守在身边的兆公公被吓了一跳:“陛下,您不再休息一会吗?”他下意识问到。




“混账东西!”皇帝难得发起了火来,“军报这种事,岂能耽搁?”




“是是……”兆公公慌忙跪下,朝他磕起了头。




“给朕把披风拿来。”




一边的宫女听命,忙将它拿来披在了皇帝的肩上。




哪怕是夏季,清晨依旧寒凉。




丝缎制成的披风刚落在肩上,皇帝的身体便不由打了一个寒战,手臂也不受控制地重重晃了一下。




顷刻间,身体不受控制的无力感,将他席卷、吞没。




从前乐观期许长生久治的皇帝,心中忽然生出一股浓浓的恐慌。




他咬着牙压低了声音对身边人说:“去把太医叫来。”




“是,陛下。”




话音落下,那名身着银甲的士兵,就被带进来跪在了地上,将刚刚的军报给皇帝递了上去。




谢钊临的脸色,随之一沉。




……




文清辞被太监带到皇帝身边的时候,正巧看到对方数都没数,就将一大把芙旋花丹倒入口中的画面。




这架势将他都吓了一跳。




“臣参见陛下。”文清辞缓缓行礼,将心中的古怪压了下去。




皇帝看了他一眼说:“起来吧,爱卿先在这里等候片刻。”




“是,陛下。”




昨天晚上文清辞刚被叫来诊过一次脉,直到半夜才回房休息。




因此他也和皇帝一样,没有睡几个时辰。




刚来的时候文清辞很是困倦,然而模模糊糊听了几句,他便突然清醒了过来。




——眼前这个军人,不但传来了边关的消息,甚至还有来自雍都的。




“……京兆尹贪污一案,确有此事,陛下请看,这是大理寺的奏章。”




说着便将手里的东西交了上去。




京兆尹……那不就是二皇子的外祖父吗?




文清辞缓缓抬眸向皇帝看去。




或许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遇到了更大的麻烦,皇帝甚至将二皇子的事情忘到了一边,此时他看奏章的眼神,麻木又漫不经心。




皇帝随手翻了两下,就将奏章扔到了一边,接着对一边的贤公公说:“去,朕要拟个圣旨……把笔墨拿来。”




当初在太殊宫的时候,皇帝做什么事都要先顾及帝王威严,动作慢慢吞吞。




但最近一段时间,他总算将那些事情抛到了脑后。




只见皇帝一边落笔飞快书写,一边用另一只手按着额头,噼里啪啦地点了一大堆人的名字。




末了,完全不顾现在天还没有亮,便叫贤公公将所有人都叫到这里来。




老太监带着一堆人走了出去,大殿里稍稍安静了一些,皇帝终于将文清辞叫过去施针,同时用略显沙哑的声音,慢悠悠地开口:“……我朝立朝不过二十余载,还未经历过什么战事,也没有名将。现下遇到这样的事情,民心也随之不稳。”




最近一段时间,卫朝的反应只能说是聊胜于无。




受此影响,边境上的一些民众,便觉得自己已经被朝廷放弃。




文清辞轻轻点头。




皇帝缓缓闭上了眼睛,他继续说:“若在这个时候,有皇子赴边,自然也能够安稳民心。”




一派胡言!




文清辞冷冷地看了对方一眼。




他这话乍一下听着好像没什么问题,可是完全经不起细想。




现在二皇子还是戴罪之身,三皇子的年龄不够。




唯一能去边关的人,只有谢不逢一个。




但凡是稍微了解一些朝堂事务的百姓都知道,谢不逢自三岁起就离开了太殊宫,成了皇帝的弃子。




将他放到北地,完全起不到皇帝想要的作用。




甚至还可能起反作用。




“……是,陛下。”




殿外,刚才被皇帝点到名的人全被带到了这里。




除了朝廷重臣以外,兰妃和慧妃两人也在其中。




两人在回廊上相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