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朱棣:“原来海外还有如此强大的文明。”

 很快, 刘彻就知道,尽管自己对某些事情司空见惯,习以为常, 但就事实而论,真没有那么简单。


 【罗马十分强大,被称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。其的分裂严格来说,在当时并不能算分裂,分裂是后世人的看法, 在当时,只能说——分治。】


 【由两个人共同治理国家。也就是说,一个国家, 两个朝廷。】


 【但这个分治, 它没有属于罗马的文明作为纽带。】


 【在罗马人不断征服地盘时, 他们并非不曾试图同化其他种族。他们会把罗马公民的身份作为奖励给予外邦, 他们会说“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法律”,他们会有“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穿上托加袍”的野心。】


 【而罗马人在征服这些地方的过程中,逐渐形成自己的文明意识, 这个意识就是——】


 【罗马没有文明,别人文明好的地方就是罗马的文明。】


 【初时, 罗马吸取埃特鲁里亚的文明开始发展。】


 【随即, 罗马又从希腊人那里吸收文化, 希腊文明即罗马文明!希腊的诗歌与演说,是罗马人学习与模仿的对象。希腊的造舰技术,成为了罗马的技术。】


 【然后,罗马从皮鲁斯学会安扎营地。皮鲁斯文明即罗马文明!】


 【罗马又从汉尼拔那儿学会两翼包抄的战术, 从高卢那里学会了剑术, 从迦太基人那里学会了如何组织海战……】


 【这些文明, 就是罗马文明!】


 “什么?居然全是吸收别人的东西么?”


 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简直不敢相信居然还有这样的政权。


 国情不一样,思维方式自然也不一样。


 于诸子而言,他们虽然会时常对别家学说“取其精华,弃其糟粕”,融入自己的学说里,但那是融入!而不是抢夺!更不是连自己思维的核心都没思考好,直接拿别人的东西用。


 这群文化人不约而同:(⊙o⊙)


 ……


 汉朝。


 董仲舒本来想要学习一下罗马文明,看看能不能融入儒家,现在,双目已经失去焦距,整个人都呆滞了。


 这……还是算了吧。


 虽然从汉初开始,儒家身段就十分柔软,基本上什么能让学说延续下去,就吸收什么。但也没柔软到这个程度啊!


 ……


 三皇五帝时期。


 轩辕黄帝伸长了腿,仰坐在野地上,语气带着几分笑意:“这倒是很有意思,是另外一种文明的另外一种走向呢。”


 而且,吸收文明……


 轩辕黄帝若有所思看向某个方位,在那边,是蚩尤的部族。


 巧的是,遥远的蚩尤部落,蚩尤本人也在看着黄帝部落的方位,手中正用兽皮反复包缠着石斧柄。


 两个部落迟早会有一战,不过他们此时都先收起心绪,静静看向天幕。


 【于是在地中海,罗马就是文明!罗马就是先进!罗马就是其他文明打破脑袋也想主动加入的地方。】


 【在中世纪(顺带列出中世纪是华夏南北朝到明朝初期这段时间),欧洲谈起“文明”象征只有两条,第一,能够应用拉丁语读写。第二,身为天主教基督徒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