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 执酒共白首29

【景明三十二年, 春,三朝宰辅许怀谦与其夫郎陈国公陈烈酒薨,举国哀悼, 景明帝震悼哭恸不已,摆朝三月, 恤赙亲为太傅国公守孝, 藏至盛北, 紧邻皇陵, 太皇女以及皇孙女等一干陈家子孙为其扶灵, 史上第一个三帝亲奠,风光大葬的大臣。】


 吴铭盱蒙着头在背历史书, 边背边圈重点,薨,除了皇帝的妃嫔外只有大功大德的大臣可以用这个字。


 另外能让皇帝亲恤, 三帝亲奠的大臣,缙朝史上除了许怀谦和陈烈酒, 就没再有旁人了。


 透过历史书,回顾许怀谦和陈烈酒这两人的一生, 简直堪称传奇……


 吴铭盱正沉浸着在背书的氛围中,一旁的同学哀嚎不已:“啊啊啊啊啊啊,啊啊啊啊啊啊, 为什么有这么多要背的,啊啊啊啊啊啊, 杀了我吧, 根本学不完, 也根本背不完, 啊啊啊啊啊啊。”


 一个同学哀嚎完, 其他同学也跟着嚎了起来:“就是啊,当初许怀谦为什么要改革科举啊啊啊啊啊啊,这也太多科目了,他要是不改,我们今天就可以只学语文这一个科目了呜呜呜呜呜呜呜。”


 同学们看着桌上一大摞的书本,都有一种人生无望,前途一片黑暗的感觉。


 纷纷赞同起这位同学的话来:“比起一口气要学这么多科目的东西,我宁肯天天背语文书上那些文章和古诗词,那样上学多轻松啊,可惜一切都止步在了科举改革那年。”


 “呜呜呜呜呜。”更有学到崩溃的学子指着书上改革科举那一项道,“当初那些因为改革科举闹事的学子为什么就不能再坚持坚持呢,他们要是坚持下去了,我们现在就不用这么痛苦了。”


 吴铭盱听到这里听不下去了,反驳了一句:“可要不是因为他当初改革了科举,后来的缙朝也不会那么强大啊。”


 不改革科举,就不会有段尚书研制出哥儿潮热药,不研制出哥儿潮热药,也就没有后面商部一系列的事情。


 没有商部,也就不会有后来女子、哥儿皆可以科举,没有女子、哥儿皆可以科举,就没有后来出现的那么多历史上有名的女子、哥儿,甚至是后来的三朝女帝,彻底奠定了缙朝能够屹立千年不倒的基础。


 没错,吴铭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谦粉,他越读书就越崇拜许怀谦,一个以一己之力,彻底改变封建社会,将王朝推向文明社会的人,使得百姓人人有饭吃,人人有衣穿,人人平等,使他们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人,他怎么可能不去崇拜这样的一个人呢。


 “可是他改革的科目也太多了。”吴铭盱除了是谦粉外,他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学霸,门门课程都学得优良,这些书对他来说当然不是什么事了,可对于其他一众成绩平平,每天学习都快学吐了的学生们来说,这些书本就是杀他们的利器啊,“十门呢,十门,主要的科目就有十门学科,还不包括后面附加的什么美术,思想品德,社会与实践等等副课,人的脑子就只有这么大,他就不能只改革一两门,一改革就改革这么多出来,我们怎么学得完嘛。”


 “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科目。”吴铭盱道,“才使得我们现在的国家如此强盛,每个人都能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,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,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啊。”


 现在的缙朝,还遵循着原来的科举制度,但科举制度和原来的科举制度又不太一样了。


 以前的科举制度是为了当官,是为了出人头地,是为了光宗耀祖。


 而现在的科举制度,大都为了自己而读。


 启蒙到童生是识字明事理阶段,童生到秀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方向,秀才到举人是为了更进一步的深造。


 如果你没有什么大志向,没有为国家做贡献的准备,那么你读到秀才或者举人,你就可以选择不用再继续读下去了。


 因为这个阶段你的知识储备已经完全够了,想要在社会上谋求一份工作的资历也够了。


 就算不够,你也可以选择去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专业学校,每年秋收秀才和举人考后,都会有专业的学校来招生。


 这些专业学校读出来,虽然不能让你成为名留青史的名人,但他们包分配工作,学得好的一样可以成为社会举重若轻的人物。


 但你要是从小到大给自己定的目标很远大,想出人头地,想为国争光,就必须考上举人、进士。


 只有考上了进士才可以去读翰林院底下的庶吉士大学。


 从大学里读书出来,翰林院会根据你学的专业分配你去朝廷的各个部门。


 现在的朝廷除了吏部还在维持民生方面,其他部门都是朝廷举重若轻的部门。


 就比如说工部,听说工部最近已经研究出最近的太空防护服,可以让人在太空中自由行走。


 钦天监那边因为工部这个新式太空防护服,已经连夜在开发火星的旅游项目了。


 预计五年内就可以开通全民火星旅游,届时所有人都可以去火星看看了。


 吴铭盱一想到五年后,就可以去火星上旅游了,内心一阵激动。


 五年后,他应该已经考上进士,去了大学读书,进了朝廷,正式成为缙朝官员的一员。


 届时,户部应该会组织他们免费去火星旅游,根本不用像普通人还需要自己买票去旅游。


 吴铭盱的话说得不错,正是因为许怀谦当年改革了科举,使得缙朝从封建王朝一跃进步到工业王朝,各种工业大能层出不穷。


 制造火车蒸汽船的章大人。


 制造火·炮坦克的章陈大人。


 以及后来制造飞机的吴大人。


 都是因为这些人的出现,使得他们缙朝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国,要没有这些热武器的出现,后来海外的国家联合起来攻打他们的国家,他们的国家肯定招架不住,一旦缙朝成了亡朝,或许今天就没有他们的存在了。


 但他们心理上认可吴铭盱的话,嘴上可不认可:“那他也完全可以少改革两门学科嘛,我看这个医学就很有必要不添加正式科举的项目里,这也太难学了。”


 吴铭盱笑笑,这就是说糊涂话了,科举不加入医学,他们今天的医学能进步到世界之最吗?


 想到当年,各国商人到缙朝,发现缙朝居然有抑制哥儿潮热的药时,有多么的震惊。


 个个纷纷抬价也要买回去,好在他们国内大赚特赚一笔。


 更别说后面,医部还推出了治疗天花,痢疾,以及各种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。


 到了今天,不管是秀才时医学学得好,还是举人时医学学得好的,都有医院来招生,不仅能免费进入医院学校里培训,出来就算是最低的护士也有一万缙朝币一个月。


 一万缙朝币什么概念呢。


 就这么说吧,吴铭盱一家三口,住在市中区,一个月的消费也不过才三千缙朝币。


 多出来的七千缙朝币,完全可以让他们过上,吃一顿饭,倒两顿的饭的奢靡生活了。


 当然,这些都没有朝廷正式医部官员的工资高。


 朝廷正式医部官员,不仅所有研究材料免费,只要研制成功一种能够治疗疾病的药物,根据疾病的轻重奖励每个参与研究的官员奖励百万至千万不止。


 平时工资,一个月,除了户部给的一万到十万的底薪以外,还有医部的所有研究项目的分红。


 毕竟医部研究出来的药材是要推向全民的,下面的医院不管是购买医部药物还是申请使用方法,都要向医部支付费用。


 这些费用医部除了投资各类项目以外,用不完的就发给医部的员工。


 吴铭盱有个在医部当小官的表姐,听说有一年直接发了五十万的分红。


 可把表姐的家人给兴奋坏了,当时就用这笔钱在月球买了套房,供他们去月球旅游的时候居住。


 所以当官好啊。


 福利待遇完全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。


 当然当官也难,每三年就录取一万人左右的名额,若是出现贪污受贿之类违法犯纪的事,除了剥除自身政治权利以外,还有可以三代之类不能科举。


 至多开恩让你的儿孙读到秀才。


 上升之路彻底断绝,所以违法犯纪得掂量一下后果。


 吴铭盱想起当官的福利,更有劲学习了,等他进了朝廷,他也可以在朝廷发光发热,为这个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
 还可以成为父母的骄傲。


 想象一下,他当官了,他父母以后出去,说他在那个部门工作,做的什么朝廷推行的项目,都能够羡慕死一堆亲戚的场景。


 不美好吗?


 正当所有人埋头苦读的时候,负责他们教学的夫子,从门外走了进来。


 “同学们,暂停一下。”


 夫子上到讲台,拍了拍手。


 吴铭盱和一众学生从书海里抬起头来,不解地看着夫子。


 夫子摆弄了一下手上的腕表,直接腕表上出现一个虚拟屏幕:“是这样的,我刚得到翰林院的一个消息。”


 一听到翰林院这个词,所有学生都正襟危坐,仔细聆听夫子接下来的话。


 翰林院啊。


 可是关系他们接下来前程的地方。


 “今天是许大人去世一千年的忌日。”夫子缓缓道,“据我在翰林院的一个同窗说,今年的科举大概率会考很多跟许大人有关的题目。”


 “什么?!”


 一众学子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,考很多跟许怀谦有关的题目啊。


 夫子看着底下一众惊讶学生们,笑了一下:“我知道你们很激动,但现在还不是激动的时候,现在把他们的教学光幕打开,我来给你们画重点。”


 一众学生麻木地把各自手中的教学光幕打开。


 夫子在讲台上缓缓道:“首先就是诗词歌赋这一项,好,我们的许大人并不擅长此类学科,留下来的墨宝并不多,不过——”


 夫子的话锋一转:“不过我们知道,许大人的死对头兼亲家沈温年,还有许大人的挚友孟大人,都是诗词歌赋的一把好手。”


 “他们在世期间,留存了不少墨宝,这些墨宝里,有不少都是与许大人息息相关的,比如这首《盛北赋》就描写了当初的盛北刚被许大人治理好的情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