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章 各心思




连蘑菇都知道有一些事情会带来好处, 也会带来坏处。云芳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,所以当真正的握到权力之后,云芳的心情非常复杂, 就像蘑菇突然之间门得到了大量的糖一样。









想不明白,说不清楚,又觉得很彷徨内心里还有欢喜。









东院的人喜气洋洋,荣国府里面的很多仆人也受到了影响。影响最直接的地方应该算贾宝玉身边。









贾宝玉的几个丫鬟正在收拾东西,麝月刚把一个玛瑙碗放到桌子上, 这个玛瑙碗儿的底儿磕到了桌子,发出了比较响亮的声音。









晴雯忍不住骂了一句:“你那手是猪蹄子呀, 以前打碎了没什么,现在在打碎了, 看看饶不饶得了你。”









麝月吵架从来没输过,正想反驳一两句, 一张嘴就发现人家说的也没错。叹了一口气把碗儿拿起来小心的检查了一下。









好在没有摔破,松了一口气。









晴雯就在一边感慨:“这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, 再没想到会有今日。往日咱们这里吃什么用什么都是最好的, 以后虽然也是好的,到底是有些不一样。我只怕宝玉受了委屈……”









茜雪叹口气:“你怕宝玉受委屈就不要说。别的院子里面尚且能议论一番, 咱们院子里可一句话都不能多说的。老太太是这么吩咐的, 太太也是这么说的。”









晴雯就觉得可笑:“咱们这边藏着掖着有什么用?宝玉难道没有长两条腿两只耳朵?外边那些老婆子媳妇儿嚼起舌根子来被听到了, 难道也要怪在咱们头上?再说了,宝玉年纪也不小了,就不信他自己感觉不出来。”









就在这个时候在外边的碧痕说了一句:“都快别说了, 宝玉回来了。”









贾宝玉和林黛玉从老太太那里回来,贾宝玉一进门就跟身边的丫鬟说:“我这边还有什么补身子的东西没有?快拿出来给我,我去看看太太。”









几个丫鬟嘴里面答应着互相飞眼神。茜雪端了两杯茶过来, 贾宝玉看见这些丫鬟正在收拾东西问了一句。









“这么晚了收拾这些做什么?”









茜雪说:“天马上要热了,这些厚点的衣服也该收起来了。另外那些摆件也要换一换,换成一些看着清爽的。”









贾宝玉这个时候才想起来:“你们不说我差点给忘了,过不久就是端午了,是该收拾东西了。每年过端午都要送礼,以前太太管家特别辛苦,如今不管家了,也能从容的享受几年。”









听到他这么说的丫鬟们都忍不住再次飞了眼神。









袭人把东西收拾出来,包成了一个包袱,“二爷,东西都在这里放着呢,谁跟着您一块儿去?”









“这么晚了,你们谁明天不当值跟着我去一次,我今儿要陪着太太说话,回来的晚。”









袭人积极的表示:“我明日没事跟二爷一起去”。外边又有一个叫良儿的丫头提着灯笼等着,袭人抱着包袱和贾宝玉一起出去了。









出门的时候贾宝玉还不忘跟林黛玉说:“好妹妹,你早点睡吧,我今天回来的晚,明日咱们再说话。”









林黛玉答应了一声,站起来往自己的房间门里去了。晴雯一把拉住了林黛玉的丫鬟紫鹃。









“老太太不是三番五次的说不许让宝玉知道太太不管家了吗?怎么宝玉还知道了?”









紫鹃看这个林黛玉要走,急忙说:“是老太太跟宝二爷说太太病了,所以才让二奶奶三奶奶大奶奶帮着管家。二爷还以为二太太是暂时不管了,让二奶奶和三奶奶打下手,和以前一个样子呢。你们别胡说八道,别把外边那几家人的事说给二爷知道,更别说其他的。”









说完急匆匆的出去了。









剩下这几个丫鬟面面相觑。









光是这样隐瞒又隐瞒到什么时候去?









这几个丫鬟觉得日子过得愁云惨淡,简直不知道路在何方。主要是以前好日子比较多,虽然这边的生活品质没有下降,但是光是权利的交接都让人感到心慌,就觉得多少有点不适应。









同样感觉到不适应的还有薛姨妈他们母子三个。特别是薛姨妈,被叫到哥哥家里面,让哥哥劈头盖脸一顿骂。到现在为止,薛姨妈都觉得入股到人家店里不算是个大事儿,怎么会害得哥哥丢了官儿呢?









薛蟠虽然怕舅舅,但是觉得舅舅这话说的也不对。回家后,母子三个再聚一堂,薛蟠就说:









“妈,舅舅三番两次的说丢了官儿,可我怎么听说他现在新得的这个官比以前的官还大?这要叫丢官,我还巴不得他多丢几次呢。”









薛姨妈也不算是糊涂,只是有些不适应。以前在金陵的时候,他们薛家也算是鼎鼎有名的大户人家了。到了京城,他们这样的家室就数不上,然而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,觉得以前百试百灵的招数怎么到了京城就不一样了。









“官的事儿先放着,就是官小了也没事儿,你看你姨夫才一个五品官,就能举荐金陵的贾雨村。我的儿,你出去派人打听打听,是不是那个顺天府的谢大人和你舅舅不对付。怎么……有几个人去告官,还告成了这个样子?难道不应该官官相护?”









“行,明天我就去问问。”









薛宝钗在一边听着立即拦住了哥哥。









“哥哥明天别去,妈,这到了京城就和金陵不一样了,京城里面那些读书人多,这些人求一个名,却不求利。想来那位谢大人就是这个样子。”









薛宝钗虽然读书多,略微有些见识,但是见识还是不够敞亮。而薛蟠又不想去,听见妹妹这么说,一方面觉得有道理,一方面觉得也有理由搪塞母亲。









“我妹妹说这话才是对呢,前几日我还听说,有个穷官儿已经穷得快吃不下去饭了,衣服洗的都掉颜色了,他们家的一个亲戚突然飞黄腾达,亲戚家里面的姑娘做娘娘了。









妈,你猜这个穷官最后怎么样了?他跟这个突然富贵起来的亲戚不来往了。









人家请他上门吃席,他去都不去。这不是傻子是什么?读书读傻了的!”









薛姨妈问了一句:“真的啊?”









“可真了,听说以前是个状元,读状元有什么用,现在是个六品官,全家一天三顿吃豆腐。”









薛姨妈也说:“这是图什么呀?人家都上门请了。还这样拿捏的架子……饿死也算活该。”









薛宝钗虽然理解,但是也觉得没必要:“他就算想得一个好名声,也得为一家老小打算吧。唉!人各有志。”









薛蟠这个时候得意洋洋:“所以说这是读书读傻了的,有些人为了读书,家里面儿田地房子都卖了。读出来的也不一样,有的当了官儿什么都有了,有的当了官儿亲娘老子饿死来,这叫什么?这叫气节~好像就是这个词儿。讲气节的都是第一号的大傻蛋!气节值几两银子?能当吃的还是能当穿的?还是能换来大房子美娇娘?”说到这里,问薛姨妈:“妈我想起来了,咱家的房子还没修呢。正好天热了,前几天老掌柜跟我说这事儿我给忘了。他说天热正好修房子,到天冷的时候也正好修好了。到时候咱们就能搬出去了。妈打算花多少两银子?”









薛姨妈听了之后先是犹豫了一下,“昨日去你舅舅家,你舅妈跟我说不必急着搬走。”









说完看了一眼薛宝钗。









薛宝钗问:“这是什么意思?老在亲戚家住着也不是长久之计。”









薛蟠这一边赶快点头。









薛宝钗接着说:“而且这次的事害得姨妈管不了家了,到底和咱们也有一些牵扯。再住下去就是脸皮厚了。”









“对对对。”薛蟠在一边点头如捣蒜。









薛姨妈叹了一口气,“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,但是你舅妈说了一件事儿提醒我了。你舅妈说宝玉那孩子不小了。”然后又拿眼神看着薛宝钗,薛宝钗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。









“妈~”









“你也知道是什么意思,你舅妈已经帮我想了个招……”









薛蟠到现在还没听明白呢:“什么意思?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呢。”









薛姨妈推了一把儿子:“去去去,这是跟你妹妹说话呢。反正咱们不搬家,你出去吧。”









“房子还修不修?老管家还等着我的说法呢。”









“不修了,修好了还有什么由头住下来!”薛蟠听了也没多说,反正他觉得在这里跟荣国府宁国府的子弟一块玩耍岂不美哉。于是高高兴兴的出门去了。









薛姨妈拉着女儿的手:“你舅妈说宝玉有玉,到时候还需要金来配。她给了我一句吉祥话,让我找一个金匠来给你打个金锁,正好和宝玉玉上的字凑成一对儿。”









“妈~”









“听我说,荣国府是京中有名的人家,我知道我女儿的人品就是进宫也使得。这不是咱们没机会了嘛。”









“可是姨妈那边……”刚因为这件事闹的姨妈丢了管家权。这个时候再提这话……









“放心,又不是现在提,到时候有你舅舅和你舅妈呢。”薛姨妈觉得这机会一定要把握住:“过几日,我还去陪着老太太说话,我先试试她们是个什么态度。”









云芳和王熙凤还有李纨她们三个就这样开始了磕磕绊绊的磨合。









云芳管着各处门,也就是掌握接待所有来访客人的事儿,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,正是迎来送往的时候。往日不知道,到现在云芳接触了管家权之后才知道,原来每当到节假日收礼收到手软,当然送礼也送的吐血。









大部分都是派遣家里面的仆人直接将礼物送到了门口,送上礼单,把礼物拉进去就行。云芳看了礼单之后,急忙来老太太院子里面商量。









“我年轻刚管事儿,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能收的有什么不能收的?”









那些当官的云芳倒是清楚,只是里面有一些送礼的人家并非是官场的,云芳都闹不清楚这些人是做什么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