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真正属于“始祖”的觉醒

新界之中,佛光弥漫。





层层叠叠的涟漪化为光华激荡,浩如渊海的气息又如三千世界重叠,看似没有半分剑拔弩张的冲突,其中的较量却是惊心动魄至极。





强弱分明,仅仅片刻之间,三藏的光芒便压制过去。





悟空的光辉,开始缓缓收缩。





眼见对方的神力都要覆盖上神山了,八戒磨着牙,又不敢出声,用身子撞了撞沙僧。





沙僧浑身紧绷,理都不理,但也知道这位二师兄的意思。





强弱对比如此明显,那位真的会选他们么?





然而就在这时,三藏的光辉居然主动停下,重新退了回去,没有强行压制。





八戒一喜,看向悟空,却见猴哥并没有丝毫放松之色,反倒更增了一分郑重。





因为这份公平,是对方特意展现的。





在三藏和悟空的默契中,局势本不该失衡,观音不会暴露,至少在表面上要显得势均力敌,才能让对方选择。





但李彦察觉出不妥,直接进入封印之地内部,外面再演戏就没有必要了,三藏也就不再掩饰,揭露一切。





现在双方差距一目了然,这位还信守昔日的承诺,没有咄咄逼人。





这份自信,才是最大的压力。





然而李彦对此,并没有多加关注。





他思考的是另一个问题。





既然三藏早就侵蚀了观音,可以破开新界的四神封印,为什么一直不动手呢?





如果是阴谋家,或许会处心积虑,忍耐克制,谋定后动,等到万事俱备,再骤然发难,但三藏显然不是如此。





这真经所化的灵性,有着自身的追求,要贬去无所作为的神佛,改变沉沦堕落的世界,重塑天地的规则。





这样的理念就不可能默默等待,尤其是自身力量已经强大到这般地步的时候。





除非……





还有顾虑!





李彦望向三藏。





三藏所化的佛陀,顿时回望过来。





仔细看去,与寺庙内那些宝相庄严的佛陀相比,这尊佛像没有那般慈和广大,与它本身所化的僧人一般,有些瘦削之态,全无方才那倾覆天地的无边威仪。





而平和的佛面之下,心识所查,还有着几分期待与紧张。





如此在意他的态度?





成大事者,不该如此!





那么……





对方等待至今的顾虑,或许就在自己身上!





李彦一念至此,不再观察三藏悟空两方的强弱,开始自省。





眨眼间,他又借助金丹大道和佛门八识,进入观察天地本源的视角中。





一切表象物质迅速淡化,连灵力元气都加以解构,只余下一根根不断颤动的丝线,在时光长河中谱写出别样的乐章。





由新界俯瞰旧世三界,所见格外清晰,李彦看着众生如同微不足道水珠,只能随着汹涌的长河随波逐流,唯有强大的存在,才能在时光长河中保持相对的独立。





当时他认为的,是玉帝的尊位,道祖的超然,佛祖的极乐。





现在这三位都被经书拿下,再说什么超然极乐,登临彼岸,未免滑稽,但若说三藏真经就取而代之,也不尽然……





至少在李彦的观测中,现在的本源之海里面,没有那种散发出独立波动的强大存在。





本以为是躲着,谁知是真没了。





可三藏不该如此,它这般强大,为何也不显露?





李彦开始直指核心。





“佛门以大宏愿增加自身的比重,助其屹立于本源之海,成为独立的存在。”





“宏愿的目标,就是自身的根基,地藏王的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,让祂与地府亡魂有了无比紧密的联系,因此名正言顺地成为幽冥之主。”





“而三藏真经若真能完成它重塑三界秩序的宏愿,那这方天地的本源,就再也不会有超出它的存在。”





“这是由表及里,却又似乎多此一举。”





“玉帝、道祖、如来,都不在了,它就是三界当之无愧的老大,何必这样慢慢行动?”





“除非现在的天地本源里,有着它不愿意面对,也不愿意刺激的存在!”





“我!”





逐步分析,到了这里,李彦化作一束奇妙的因果之弦,参与到三界洪流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