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2章 偶遇故人

 将温碧璃送回家,卢灿赶往德银投资大厦,希望别迟到——今天会有一拨客人来访,刚才王永斌来电话,对方已经在路上。


 等他赶回公司,还好,对方还未到。


 王永斌已经拿着文件夹站在办公室门口,笑道,“袁老他们……刚刚打过电话,已经到亚皆老街。”


 亚皆老街就是德银投资大厦楼下的一条东西向道路,很近,对方应该在十分钟能到。


 卢灿点点头,伸手接过文件,随意翻了翻,“都准备好了吧?安德烈呢?”


 说话间,他用肩膀顶开办公室玻璃门。


 王永斌跟着进来,伸手撑了一把玻璃门,“安德烈在会议室那边,谭炳瑞已经到了。”


 这次来访的团队,一共有六家机构成员组成,深城市财政处、深城国资处、招商局集团、华润集团、蛇口工业区,以及大平安保险,二十多名成员,团长为袁庚袁老爷子。


 他们这次来德银投资,是十多天前第一轮金融合作会谈的后续。


 上次双方洽谈只是意向性的探讨,这次才算是真正的合作谈判。


 谭炳瑞是新鸿基银行总裁,之所以让他出席,是因为此次合作卢系资本代表银行,为新鸿基证券。


 为什么用新鸿基?这里有个小插曲。


 大华银行虽然与国内很多企业的关系良好,但大华的注册地在新加坡,属于新籍银行,偏偏此时新加坡还未与中国建交(1990年正式建交),按照外交条例,未建交国金融机构不能参与国内金融改制。


 所以,第一轮会议时,还闹出一个笑话。


 第一轮会议时,与会双方都没有注意到这条外交条例,因此,钱伟顺利的参加第一天会议。等到第二天,他打算进入会场时,却被会场安保部门提醒——你以及你的属下,没资格参加!


 双方人员齐齐懵!


 后来,因为这条例,双方不得已将正式会议改为酒店的茶话会。


 第二轮谈判,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。大华银行没资格,但大华银行的全资子银行新鸿基因为注册地在香江,完全没问题,因此,谭炳瑞得以参加本次谈判。


 卢灿给自己泡了杯东革阿里泡片,刚准备翻翻王永斌他们准备的会议文件,卫雨宁就进来汇报——前台电话通知,客人已上电梯。


 得,怎么也要去电梯口迎一迎。


 这次可不是纯粹的商业合作那么简单,来的客人中,几乎个个挂级别,大多数都还挺高。


 卢灿起身往门外走去,到走廊时,安德烈、王永斌、布鲁格、谭炳瑞等人正在往过走。


 安德烈对他挥挥手,“鲍斯,刚才我和布鲁格、斌几人商量,如果对方在汇率的汇兑方面坚持不让步的话,你中午找个理由,不参加下午的会谈,给他们一点压力。”


 卢灿微笑点头。


 安德烈说的是什么呢?


 这一轮的国内金融改制,并非改变金融国控的根本原则,而是希望摸索出一条华币逐渐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方法与道路。


 说句不太好听的话,八十年代之前,国内的货币,其实更像自己玩自己的,几乎与国际贸易脱轨。仅存少量的国际贸易,其结算货币都是以黄金汇兑美元来进行,而非华币。


 这就造成相当严重的黄金外流。


 随着改开脚步加快,国内进口国外物资的比重越来越重,这一外流趋势也会越来越严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