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6章 院长之争

 中午开会,众人一合计,将雷家和邓家的心思,基本上推测出来。


 这两家,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呀。


 很显然,雷家和邓家已经意识到很难改变九龙巴士被收购的命运,他们想趁着现在还有谈判资本的机会,给两家找回一些利益,以及找个台阶下。


 所以,他们透过许璐之口,提出“先合并再谈股份收购及领导层变更等问题”。


 言下之意,先谈合并,让两家有个台阶下,这是面子问题——合并毕竟不是收购,也就不存在输赢,没输赢,也就不丢面子。


 等合并达成共识,即保证雷邓两家在新公司股份不低于20%的前提下,他们会协助岭上巴士的原股东,收购九巴股东会中小股东的股权——这是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!


 对这一提议,卫东煌极力反对。


 他之前的所作所为,就是为拿到九龙巴士的管理权,如果真的同意雷邓两家成为合并后新公司的股东,而且20%股份可不算少,至少能在董事会拿到相当话语权,这样一来,他卫东煌以后在新公司依然不好混。


 相比之下,张国怡则偏向于谈判。


 他已经知道卢灿有心整合岭上几家公司成为集团,然后在逐一上市,也就是说,别看九巴现在退市,可也许只要一两年,整合之后又会重新上市。


 既然要重新上市,那原本股东会的股份必然会压缩,所以,即便是给雷邓两家20%的新公司股份,他们也不会高兴太久,未来势必会压缩。


 所以,在张国怡看来,先将九龙巴士拿下才是最重要的事,至于拿下之后怎么“盘”雷家和邓家,有的是时间。


 为此,两人倒是争执几句,不过,最后目光齐齐落在卢灿身上,等他来决定。


 卢灿看了眼卫东煌。


 对这位老先生,卢灿的印象算不上好,此人言大于行,口才很好,实际能力很一般。


 最初收购失利与他有很大关系,他信誓旦旦拍胸口保证能找来一批小股东交易,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,只收购了约5%左右的小股东股份,让收购小组的“突袭计划”完全落空。


 这可能也是卫东煌作为九龙巴士创始人之一,最后却被排挤出决策圈的原因吧。换成卢灿自己,也会这样做——并购九龙巴士后,卢灿也不打算让卫东煌执掌大权。


 所以,卢灿在心底已经否定掉卫东煌的坚持。


 可是,让雷觉坤和邓造坚两家捡便宜的事,卢灿同样心有不甘。


 这两家明着对抗卢系资本,当时可是一点面子也不给,直接拒绝岭上巴士的申购邀约,这可是打脸卢家。现在势头不对,他们还想着捞便宜……有这好事?!哼!


 如此轻易放过这两家,卢灿觉得自己会郁闷一个月!


 也正是因为心底膈应,卢灿才将这件事晾了足足七八天,没和张国怡他们通电话告知。


 不过,他并没有直接表述自己的意见,而是对旁边的康望抬抬下巴,笑问,“康望,你也参与收购……你怎么看这件事?”


 “我?”康望指指自己,很意外卢灿会问及自己。


 连张国怡和卫东煌都有些错愕——康望只是参与九龙巴士股票收购,并没有参与项目决策。这两者,一个是技术层面,一个是经营管理层面,本身并不相干。